上一页|1|
/1页

主题:“起码通车了”和差不多先生

发表于2011-09-29

广西梧州的听众给央广新闻热线打来电话,说当地的交通干线桥梁“桂江一桥”经过了近一年的整修重新开通,结果大桥路面竟然出现了裂缝。

加铺沥青“马蹄脂”的材料稀缺,桥面裂缝的提前发现,整体验收的未能完成,都没能阻碍梧州市“桂江一桥”大修后如期通车,梧州市市政管理局局长梁冰说,“通车”是力保的关键。梁冰:我们不能因为找这个设备而耽误市民通车,我们政府是有责任心的政府,宁愿先通车,通车虽然路难走点,质量差点,但是起码通车了。

 

发表于2011-09-29
起码通车了,这句雷得人外嫩里焦的话语几乎可以上榜每年官员最雷人语录的了。起码通车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无论大桥质量和通行舒适度怎么样,起码我能让你从桥上走了,能让你省点时间了,至于过桥的安全性和舒服不舒服,至于你是胆战心惊还是一肚子窝囊气,那不是我们市政管理部门的事,纯粹个人感受了。只不过,笔者想问一句,领导,过这大桥收费不……

政绩冒进的毛病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个别干部身上总是时不时的体现一把,尤其是涉及地方发展的公共服务建设项目上,诸如建造个大桥,修个广场,盖个老年活动中心之类的建设项目,某些地方领导总是带着一种“政绩工程”的冲动去领导和指挥整个工程的进度,而且往往要求某些项目必须在某个节日前完工或通车,其目的再明显不过:一是献礼,二是造势,三是扩大影响,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升迁。

发表于2011-09-29
仔细玩味“起码通车”的意思,大概就有点像官场“差不多先生”,马马虎虎,将就凑活,勉强维持着就行了。胆识,正如前述,这是官场中人的正式表态,不是朋友借钱借物的私下应酬。官方表态官方办事,容不得丝毫马虎和半点含糊,特别是在裂缝起伏的危桥上!这事关民众行车安危关系万千市民出行安全,怎能有如此轻佻的“起码通车”的敷衍塞责?

刚大修三月又进行的修补抢通,这完全是视工程质量如儿戏,视民生利益如无物。如期完工,通车“献礼”,这种抢工期的行为,让公众利益和民众安全陷入了公共责任的裂缝。如期,是“如”的上级的“期限”,而非民众的“期许”,“起码通车”的表态,则将那种漠视民众权利和民生责任的嘴脸,刻画得纤毫毕现。仅是质量问题吗?这中间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利益输送?有没有贪腐寻租行为的潜滋疯长?这些都是需要明确而有公信力的答复的。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起码通车了,不是吗?这到底是对利益的淡漠鲁钝还是对某些灰色利益的精明透顶呢?不回答这个问题,你就是装得再像那种看淡一切的“差不多先生”,也掩饰不住背后那些锱铢必较贪得无厌的权力胃囊。
发表于2011-11-07
上一页|1|
/1页